裘琛是我院公共教研室的一名青年教師,教學上努力進取,不斷實踐,來校短短幾年,就已在省市教學競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,在學院2014年教學競賽中榮獲“教學能手稱號”。讓我們一起走進“寶貝老師”的教學世界吧!
4月13日,在樓道,迎面走來兩個同學,“老師,你好!請你幫我們做一下問卷調查好嗎?”。看著兩位認真期待的同學,我們停下了腳步?!吧险n時間,你們在干啥?”?!拔覀冊谏险Z文課,寶貝老師的課,其他同學都在操場”。出于好奇,我們來到了操場,只看見操場上三五一堆,手里拿著問卷,不斷詢問來往的路人,寶貝老師也在不停的指導著學生。為此,我們與她進行了簡短的交談。裘老師說:“語文作為一種社交工具,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夠熟練運用口頭和書面語言參與社會交際。本學期我們幾位老師經過充分的研討,將教學內容調整為:日用文書、事務文書、口語交際和職場口讀,其中職場口讀為:與陌生人搭訕、求職、推銷三個部分”?!敖虒W內容為什么調整,調整的目的是什么?”“調整后的內容更傾向于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,增加了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,希望對學生的生活能力和職業能力有所提高” 。
短短交談,使我想起了曾經讀到的一篇文章,其中寫道:“學習是自己的事情,必須靠自己來完成。在互聯網時代,互聯網可以帶你四處學習。教師不再是學生的指導者,僅僅是在互聯網下學習者的同伴,幫助學生糾正錯誤,找到正確的方向”。隨著教學重點的轉移,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作用的變化,教師只能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、實踐,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,以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。